解锁新加坡13D家族办公室:资金、架构、税务一文看懂!
近年来,越来越多高净值家庭和离岸信托将目光投向新加坡,关注家族办公室的设立。其中,具备更高灵活度和资金效率的13D计划,成为不少境外资产管理的合规筹划首选。
今天,小楹将全面解读新加坡13D家族办公室的实务要点,包括资金门槛、结构设计、运营要求、税务合规以及适合人群。
什么是13D家族办公室?
13D家族办公室的名称来源于新加坡《1947年所得税法》第13D条。该条款规定,多项税收激励计划适用于由家族办公室管理的基金公司,允许其对指定类别的境内及境外投资享受所得税免征待遇。
具体来看,13D部分涵盖了离岸基金税收豁免计划。
新加坡家办13D
13D家族办公室的运营要求
在资金门槛与灵活性方面,13D计划具备一定优势。
相关法规条件如下:
-
13D计划属于“自主管理制度”,无需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提出申请。
-
所有13D基金必须由设在新加坡的基金管理公司直接管理。基金管理公司所需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,可通过法律意见书申请豁免。
-
管理公司需至少雇佣一名投资专业人员。值得注意的是,与13O和13U计划不同,13D计划对投资专业人员没有最低薪资要求。
新加坡MAS官方关于13D介绍
13D的典型架构图
13D家族办公室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常见结构。
架构一:
架构二:
架构一与架构二在组成上相似,均由基金公司与基金管理公司两部分构成,且两公司须为关联方。
基金公司作为核心实体,承载家族资产与投资活动。基金管理公司则为其提供投资管理服务。双方通过投资管理协议及法律意见书建立合作,从而使家办符合新加坡基金税务豁免计划的要求。
在13D架构下,家办不仅能享受税收优惠,管理人还可通过基金管理公司申请就业准证,进而满足后续申请永久居民身份以及全家移居新加坡的需求。
两种结构的共同特点包括:
-
管理服务由新加坡实体提供。
-
家办管理公司可豁免资本市场服务牌照。
-
离岸基金需满足其注册地的合规要求,例如BVI地区的FATCA与CRS申报。
-
投资人员可申请就业准证,但需按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率缴税。
13D的税务居民身份判定
要通过13D家族办公室实现有效税务优化,必须清楚理解不同主体的税务居民身份认定规则,以避免双重征税或税务争议。
1、基金公司(如BVI公司)的税务居民身份认定:
BVI公司注册于无税地区,不征收公司所得税及股息预扣税。在13D架构中,该基金主体应被认定为非新加坡税务居民。其身份并非取决于注册地,而是由“实际管理与控制地”决定。
以下情况通常不被视为新加坡税务居民:
-
董事会会议及关键决策在境外进行。
-
公司在新加坡没有办公室或常设团队。
但如果公司在新加坡开展管理或运营活动,或关键决策在新加坡作出,则可能被新加坡税务局认定为税务居民,须按17%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。仅在新加坡开设银行账户而无实质运营,则仍视为BVI税务居民。
2、基金管理公司的税务居民身份认定:
基金管理公司注册并实际运营于新加坡,因此被认定为新加坡税务居民。公司需遵守当地法律与监管要求,履行税务申报、维护公司记录等合规义务。
3、个人的税务居民身份认定:
个人税务居民身份取决于其在新加坡的居住天数与经济联系。在13D架构下,个人可通过基金管理公司申请就业准证,并需注意以下认定条件:
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被视为新加坡税务居民:
-
持有新加坡工作准证。
-
每年在新加坡居住或工作超过183天。
-
主要收入来源于新加坡。
被认定为税务居民后,个人需在新加坡申报所得并按个人所得税率纳税。
特别提示:若个人在中国仍保留家庭、房产或主要经济利益,中国税务机关可能依据全球所得原则要求其申报新加坡收入。建议提前进行税务筹划,规避双重征税风险。
新加坡家族办公室13D正成为中国高净值人群迈向全球资产管理的重要跳板。如您有家办架构搭建需求或疑问,欢迎联系楹进集团获取专业解读。
想了解更多《解锁新加坡13D家族办公室:资金、架构、税务一文看懂!》中的内容。
请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。⬇⬇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