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本地生定义六大问题解读

香港本地生定义六大问题解读

香港本地生定义六大问题解读

前几天(7月31日),港府突然调整了申请本地大学资助学额的居住要求,这事儿一下子炸开了锅!大家心里都挺多问号的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几个点,争取把这事儿捋清楚。

先划重点: 这次调整,跟“双非”儿童、香港永久居民、拿单程证的朋友,还有那些可以无条件在香港逗留的人,都没关系!这几类人,如果继续在内地考DSE,该有的资助学额照样有。

问题一:本地生定义变了吗?资助学额和本地生名额是一码事?

港府明确说了:本地生的定义没动! 这次改的,仅仅是申请政府资助学费的资格。

说白了,你还是本地生,但想享受政府补贴的学费,现在多了个“考前住满两年”的新要求。

教育局局长蔡若莲(8月3日)上电视也解释了:这个调整“合理又温和”,没动受养子女作为“本地生”的身份。她还安抚说,有两年过渡期,想来的家庭有足够时间准备。万一真没住够,顶多就是按没补贴的“本地生自费”标准交学费,她觉得对吸引人才影响不大。

香港本地生定义六大问题解读

问题二:为啥港府要搞出两个“本地生”标准?

这背后主要是法律原因。持有香港身份的人,历来都被视为本地学生。如果直接改“本地生”的定义,很可能会惹上法律纠纷,教育局自己也没这个权限单方面去改。

所以,港府换了个思路:不动“本地生”的身份定义,只重新定义谁能享受“资助学费”这个福利。 这样操作更稳妥,绕开了法律雷区。

问题三:不符合资助资格的本地生,大学还会收吗?能“超额录取”?

答案是:有可能!

教育局强调:本地生/非本地生的身份定义没变!受养子女如果首次拿签证时未满18岁,还是算本地生。

但是!如果这类本地生因为没住够两年,申请资助学额时不符合新要求,那他们不会占用那1.5万个政府资助的学额。不过,大学可以动用“超额收生”的名额来录取他们(相当于学校自掏腰包的名额)。

另外还有个好消息:如果入学第一年因为居住时间不够,只能按“自费本地生”身份入学,别急!等你在香港住够时间了(通常是大三时),就可以申请转成享受政府资助学费的资格!

教育局也解释了,这种操作不会挤占给非本地生的那40%名额上限,因为这些人本质上还是本地生。而且,现在8所资助大学本来就有最多4%的“超额收生”弹性空间,正好可以用来安排这些学生,确保那1.5万个宝贵的资助学额能用足。

问题四 & 问题五:啥时候必须来香港读书?关键时间点是哪天?

这两个问题其实问的是一个核心:要满足“住满两年”申请资助,最晚啥时候得来?

根据规定,想通过“大学联合招生办法”(JUPAS)申请政府资助学额,你需要证明:在你大学课程开学那年的5月31日往前推整整两年,你都在香港的正规全日制学校读书(有学籍)。

简单粗暴版解读:

比如你是2028年考大学,那关键截止日期就是2028年5月31日。

你要确保在2026年5月31日之前,就已经入读香港的高中,并且注册了学籍,然后一直读到2028年5月31日,这样你就满足“考前两年全日在港就读”的要求了。

问题六:入学时没拿到资助资格,以后还能申请吗?

能!

针对2028年及之后入读大学的学生:如果你入学前因为居住时间不够,没拿到政府资助学费的资格,别灰心!你依然是本地生身份,只是入学时学费按“自费本地生”标准交。

关键来了: 等你在香港读大学期间,累积住够要求的年限(通常是满两年),那么在你升入大三(或满足年限的那个学年) 时,就可以申请转换身份,享受本地生的政府资助学费了!

划重点: 这个转换机会,不论你是读DSE还是读国际课程(如A-Level, IB等),都适用!只要你是受养人身份,规则都一样。

如果您对《香港本地生定义六大问题解读》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。

可以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。⬇⬇⬇

楹进集团顾问微信

楹进集团background

同楹共进,一心为您

专业团队为您量身定制!

10余年海外服务经验,专注高净值人群;专业资质,持牌运营,顾问团队经验丰富,海外资产规划额超15亿美金;安全稳健,陆港新直营团队,隐私保护,全程专人服务。

  • 基金移民
  • 商业移民
  • 购房移民
  • 海外护照
  • 海外房产
  • 精英教育
icon

我们将于48小时内与您联系,您也可以添加顾问微信:点击打开
或拨打24小时咨询热线:400-856-8986

AI智能评估

全球移民/海外房产/财富管理/精英教育 AI智能助手免费为您评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