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地生瞄上“港硕产子”新路径?官方警告:小心违法!
香港的“双非婴儿”问题,似乎找到了新出口。最近,内地社交平台“小红书”上冒出不少攻略,手把手教人如何通过来香港读硕士,“顺便”生下孩子,直接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。有“过来人”甚至自曝,在公立医院生孩子“基本不花钱”。
“一人读书,全家拿身份”?小红书热传“攻略”
这些在小红书上热传的帖子,核心思路出奇地一致:先申请来港读个全日制硕士课程(学费从15万到50万港币不等),拿到香港的非永久居民身份证。接着,只要父母任何一方持有这种“临时身份”,在香港出生的孩子就能自动获得香港永久居留权。
有用户直接晒出本地大学学生证和婴儿的香港永久身份证照片,声称自己已经“成功实践”。帖子标题更是直白:“一人港硕生子,全家香港身份”。攻略还详细分析了“最佳时机”:如果是女方读书,建议毕业后怀孕,这样可以申请俗称“IANG签证”的毕业生留港安排,获得两年无条件逗留资格;如果是男方读书,女方以“受养人”身份来港,那“随时怀孕都可以”。
“港硕妈妈”现身说法:公立医院生孩子“几乎免费”
记者联系上其中一位自称“港硕妈妈”的网友。她透露,在公立医院生孩子,每天的住院费只需150港币,她形容这“基本上等于免费”;私立医院费用则在10万到12万港币左右。更重要的是,无论在哪生,孩子都能拿到那张金贵的永久身份证。
这些攻略还大力鼓吹在港生子的“福利”:孩子能享受免费教育、免费疫苗注射、低廉的公共医疗;升学路径也广,可以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(DSE)成绩申请全球300多所大学,或通过DSE免试计划报读内地高校,持特区护照还能免签畅游171个国家和地区。
双非问题沉渣泛起?去年婴儿数字意外回升
香港的“双非”问题(父母均非香港居民)由来已久。2001年,轰动一时的“庄丰源案”由终审法院拍板,确立了这类在香港出生的孩子可获得永久居民身份,一度引发内地孕妇赴港产子潮。2013年,前特首梁振英推出“零双非”政策,叫停所有医院接收非本地孕妇预约分娩,这股风潮才被压下去。
然而,政府统计处的最新数据显示,去年在香港出生的“双非婴儿”竟有225名(指父母双方为内地来港少于7年的非永久居民或非香港居民),比前年还多了45人。这些在小红书流传的新“门路”,似乎成了政策收紧后的新缝隙。
前保安局长警告:读书为名生子?可能犯法!
面对这股新苗头,曾任保安局局长、现任立法会议员的黎栋国发出严厉警告。他指出,如果有人是“假读书,真生子”,即一开始就打着利用学生身份来港产子的算盘,这种行为很可能触犯法律,涉嫌以不诚实或欺诈手段获取香港居留权。一旦查实,当事人可能被入境处起诉,甚至遣返内地。
“当然,如果学生来港读了一年书,之后正常恋爱、结婚、生子,那是他们的自由,”黎栋国补充道,“按现行政策,父母可以合法留港,孩子也自然拥有居留权。”但他认为,专门为了生孩子花几十万来读硕士,是“最绕弯、最笨的办法”,毕竟还有其他如人才计划等更直接的途径。他还提醒,部分小红书攻略背后可能有“黑中介”在操作,甚至帮资质不足的学生伪造学历申请入学。
法律红线:虚假申报最高可判监14年!
其实,利用学生身份入境后在港生子,并非新鲜事。早在2013年“零双非”政策实施时,就有议员揭露过类似的中介操作。当时政府的回应就非常明确:内地生申请来港就读时,必须向入境处提交申请。如果明知故犯,填报虚假或误导性信息,即属犯罪!一经定罪,最高可罚款15万港币及判处14年监禁。 这个法律风险,至今仍然高悬。
政府当时也否决了要求留学生强制购买医疗保险的提议,理由是包括留学生在内、持有香港身份证的人士,本来就有资格享受政府高额补贴的公共医疗服务——这也间接解释了为什么那位“港硕妈妈”会说在公立医院生孩子“基本免费”。
小红书上的“港硕产子”攻略,揭示了个别人试图绕过“零双非”政策的新动向。虽然利用合法学生身份在学期间或毕业后生子本身不必然违法,但关键动机决定性质。如果从一开始就是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以虚假的读书意图申请来港,专门为了生孩子,那很可能踩中法律高压线,面临重罚。而对于真正来港求学的内地生,后续因生活变化而生育,其孩子的居留权则受到法律保障。钻政策空子的风险与合法权利的边界,在这条新路径上显得格外模糊而敏感。
如果您对《内地生瞄上“港硕产子”新路径?官方警告:小心违法!》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。
可以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。⬇⬇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