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的第一套新加坡房子应该怎么选?
在新加坡,拥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,对很多年轻人来说,绝对是人生一大里程碑!但看看选项:组屋(HDB)、执行共管公寓(EC)、私人公寓...再加上一堆购房政策、补贴规定,头都大了有木有?别慌,今天咱就抛开那些官腔,用大白话聊聊新加坡首套房到底该怎么选!
第一步:先看身份,资格是硬门槛!
新加坡的住房政策,身份卡得死死的。你能买啥,基本取决于你的身份:
1、新加坡公民 (SC) - 选择最多最香!
小夫妻 (至少一方是公民): 这是最爽的!可以申请便宜的新组屋(BTO),政府补贴给力;也能买转售组屋或执行共管公寓(EC),同样有津贴;钱够的话,私人公寓也任选。
21岁以上单身公民:
·如果想和父母一起住,给爸妈申请长期探访准证(LTVP)后,可以和父母联名买转售组屋(能拿部分津贴)。注意哦,爸妈只能是“基本住户”(Essential Occupier),房子名不能挂他们的。
·或者,直接考虑私人公寓(钱包要够鼓)。
35岁以上单身公民: 选择更多了!可以申请小户型的二房式灵活新组屋,或者买转售组屋(都有津贴),私人公寓当然也行。
2、永久居民 (PR) - 选择少点,限制多点
小夫妻 (双方都是PR满3年): 可以买转售组屋(能享受部分津贴)。
私人公寓也OK。
重点: 买啥房都得交 5% 的额外买家印花税 (ABSD),这是硬成本!
3、外国人 - 钱包准备好!
基本上只能看私人公寓。
重点中的重点: 要交高达60%的ABSD!投资成本不是一般的高。
第二步:摸摸钱包,预算定范围!
身份过关了?还得看钱袋子!你的收入和预算直接决定了能买哪种房:
新组屋(BTO): 家庭月收入不能超过$14,000。首付大概要准备25%(可以用现金或公积金CPF付)。适合手头不算特别宽裕的中等收入家庭,优点是便宜有补贴。
执行共管公寓(EC): 家庭月收入不能超过$16,000。首付要求至少5%现金 + 20%现金/CPF。适合收入不错,但又想薅点政府补贴羊毛的中高收入家庭。比公寓便宜,设施却很像公寓。
转售组屋: 没有收入上限!首付也是25%现金/CPF。适合收入超标买不了BTO/EC,或者急着要房住的人。
私人公寓: 没有收入上限!首付要求至少5%现金 + 20%现金/CPF。适合高收入群体、外国土豪,或者不符合买组屋条件的人(当然,得扛得住ABSD)。
最新好消息 (2025年7月起): 年轻情侣注意了!如果你们中有一方还在读书或者服兵役,现在可以申请延迟收入评估!啥意思?就是申请时先不看你们当时的低收入,等4年后拿钥匙时再评估收入申请贷款。这样能贷到更多钱,而且首付比例最低能降到2.5%!这对在读或者刚毕业的小情侣来说,简直是及时雨啊!
第三步:政府羊毛使劲薅!补贴别错过!
买组屋(尤其是BTO和转售)的一大吸引力,就是政府补贴真金白银!符合条件的(公民身份、收入达标等),可以叠加好几项补贴(比如家庭核心补助、近居补助等),最高能薅到23万新币!这笔钱不拿白不拿啊!(具体能拿多少,可以去查查建屋局官网或者靠谱房产网站,比如99.co就有图表说明)。
第四步:三大房产类型,到底怎么选?
1、组屋 (HDB) - 国民首选,性价比之王
优点:
真便宜! 政府补贴后,新组屋价格比市场价低一大截。
等得短/不用等: 买“剩余组屋”(Sale of Balance)可能很快就能入住。
升值潜力有! 2024年都有1000多套转售组屋卖过百万新币了!
限制 & 缺点:
必须住满5年(MOP): 买了就得老老实实自己住满5年,才能卖或者整套租出去。如果是位置超好的“优选地段”(Plus)或“黄金地段”(Prime)组屋,MOP要10年!而且住满10年后也不能整套出租,只能卖掉(卖的时候条件也更严)。
PR不能整套出租: 如果屋主是PR,哪怕过了MOP,整套出租也是不被允许的。
收入卡死: 申请新组屋有严格的收入上限。
身份限制: 主要是给公民和符合条件的PR的。
适合谁? 符合条件的新加坡公民夫妇,尤其是首购族!预算有限又想安家的首选。
2、执行共管公寓 (EC) - 组屋的价格,公寓的享受
优点:
设施高大上! 游泳池、健身房、BBQ区...私人公寓有的它基本都有。
价格优势: 比同地段私人公寓便宜20-30%!
10年后变“真”公寓: 住满10年就私有化了,能卖给任何人(包括外国人),升值潜力更大。
限制 & 缺点:
锁定期长: 头5年(MOP)绝对不能卖或整套租;第6-10年只能卖给符合买组屋资格的人(SC/PR);10年后才能自由卖。
收入天花板: 家庭月收入不能超$16,000。
身份要求: 主要面向新加坡公民(PR条件很严)。
要等: 和BTO一样,需要等它建好。
适合谁? 家庭收入不错,想要更好居住体验和设施,同时还想享受点政府补贴的家庭。算是组屋和公寓之间的优质跳板。
3、私人公寓 - 自由度高,代价也高
优点:
限制少! 不限身份、不限收入、不限买几套(当然税很高)。
设施齐全: 高档会所、多个泳池、健身房、网球场...享受型生活。
出租自由: 买了就能整套租出去,没居住限制,投资灵活。
缺点:
贵!贵!贵! 均价远高于组屋和EC,首付要求也高。
没有政府补贴: 一分钱羊毛都薅不到。
外国人ABSD超高: 60%的税不是开玩笑的。
适合谁? 高收入群体、外国投资者(能承受ABSD)、或者不符合买组屋/EC条件的人。追求自由度和高品质生活的选择。
第五步:过来人经验谈 - 第一套房很少是“终极房”
现实点说,现在想一步到位买套房子住一辈子,真的很难了。大部分新加坡人也是从组屋起步,慢慢换到EC或公寓,条件更好的再换别墅。
为啥第一套房通常住不久 (比如3-5年就可能换)?
家庭在变: 结婚、生孩子、爸妈来住...人口一变,对空间的需求立马不同。
“十年黄金期”理论: 组屋和公寓都是99年地契。一般认为,头十年贬值慢甚至升值,过了十年,地契年限变少,房子可能就开始掉价了。很多人会在“黄金期”内卖掉套现,换更好的。
预算限制: 第一套房,预算、经验都有限,很难买到十全十美的梦中情房。
看看这些真实案例,找找灵感:
1、单身新移民 (28岁,新公民)
小A给妈妈办了LTVP,母女俩联名在盛港买了套92平米的4房式转售组屋,总价73万。她把两个普通房租出去,月租$2200,正好Cover掉$2000的月供,压力小很多!(非公民家庭计划真香!)
2、刚毕业小情侣 (公民)
小B和女友一毕业就联名申请了兀兰北的4房新组屋(BTO),92平米才29万!签合同时首付只要2.5% ($7,250)!剩下的首付等4年后拿钥匙时再付,对刚工作的年轻人太友好了!
3、有娃家庭 (公民+PR)
小E家有个3岁娃和女佣,爸妈还常来。他们咬牙在金文泰买了套98平米的3卧转售私宅,带独立女佣房,总价225万。为啥选这?正宗“学区房”! 对面就是热门小学南华,周围还有其他名校和国大!为了娃的教育,值了!
最后啰嗦几句掏心窝的话:
买房子是人生大事,千万别图省事拍脑袋决定!多问、多看、多比较!
找专业中介很重要! 而且好消息是,在新加坡买公寓,买家通常不用付中介费! (费用是卖家出的)。所以,找个靠谱、经验丰富的房产中介咨询,绝对是明智之举。他们能帮你理清政策、分析市场、避开大坑。
想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: 是预算优先?还是学区?离地铁近?还是要大空间?第一套房很难面面俱到,抓主要矛盾。
量力而行: 别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,留点余地应对生活变化。
房子不只是一个住所,更是你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生活的载体。选对了,舒心;选错了,闹心。花点时间做足功课,值得!
如果您对《人生的第一套新加坡房子应该怎么选?》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。
可以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。⬇⬇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