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注册公司还要公开信息?
很多客户在注册新加坡公司之前,都会反复问到这样一个问题:“股东和董事的信息到底会不会被查到?查到的范围有多大呀?”
这其实不只关乎隐私,还牵涉到公司怎么搭建架构、日后怎么运营,真的挺重要的!
一、新加坡公司注册信息,到底公开多少?
新加坡的所有公司信息,都由会计与企业管理局(简称ACRA)统一管理。普通人只要通过官方的BizFile系统付费,就能查到一些基础内容~
不过放心,这套系统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商业透明度,可不是什么都能看光光的——人家是有明确范围限制的!
-
哪些信息可以被查到?
-
公司基本信息:比如公司名称、注册号码、成立日期、注册地址、业务性质等;
-
高管和股东名单:包括董事的姓名、国籍、常驻国家,以及股东姓名(或公司名称)和持股比例;
-
部分登记文件:比如公司章程、年度申报表等,这些也能付费下载。
注意:如果股东是一家公司(也就是“法人股东”),那公众只能看到这家法人的名称,而查不到它背后真正控制的是谁。
-
哪些信息不会公开?
-
股东在其它国家/地区的投资记录,ACRA是不会显示的;
-
完全私人的资产信息,比如银行账户、个人财务、税务申报等;
-
完整的投资链路。除非你跨国查多个国家的注册信息,否则很难拼出一个股东全球的投资布局。
-
哪些情况信息会多披露一点?
-
如果是上市公司,那年报、招股书里就得披露境外投资和重要股东的信息;
-
持牌的金融机构因为受严格监管,也可能得多透露些架构信息;
-
涉及司法程序,比如打官司或被调查的时候,境外持股信息有可能在公开文件中出现——但这都属于特殊情况啦!
二、想更隐蔽?可以考虑BVI等离岸架构
如果股东完全不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公开查到,也可以在合规的前提下,通过BVI、开曼这类离岸公司来持股。相当于加了一道“信息缓冲墙”~
BVI公司不设公开股东名册,所以普通人没法直接查到背后的自然人股东。真要查,得走法律程序向注册代理申请才行。
另外,BVI公司设立快、维护简单,股权转让也不用对外公告,结构调整起来更灵活。
三、直接持股 vs. BVI持股,怎么选?
信息公开方面:
-
直接持股:ACRA会直接显示自然人股东的姓名、持股比例;
-
BVI持股:公众只能看到BVI公司的名称,查不到你本人。
架构调整方面:
-
直接持股:股权变更得在新加坡备案并公开;
-
BVI持股:调整在BVI内部完成就行,不影响新加坡这边的股东名册,变动更私密。
银行开户与合规:
-
直接持股:开户流程相对简单直接;
-
BVI持股:虽然隐私更强,但银行会要求提供BVI公司的最终受益人(UBO)信息,KYC审核更严格,要准备的材料也更多。
总结一下:
怎么选,关键看公司更看重什么——是隐私保护、结构灵活性,还是业务便利性?
如果股东对信息适度公开没那么敏感,又希望结构简单、维护省心,那直接持股新加坡公司就够用了,清晰透明、合规压力也小。
但如果特别在意个人信息的曝光,或者预计股权之后可能会频繁调整,那通过BVI这类离岸公司持股会更合适。不仅能保护隐私,还能让架构调整更低调、更灵活。
如果您对《新加坡注册公司还要公开信息?》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。
可以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。⬇⬇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