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企业对外籍员工配额是如何计算得?
跟不少客户聊下来,我们发现一个挺普遍的情况:很多国内来的朋友,甚至在新加坡待了好多年的公民或永久居民(PR),也经常被网上一些零碎信息带偏,对外籍员工配额这事儿其实不太清楚。
其实吧,新加坡这些政策信息是相当公开透明的。人力部(MOM)官网啥都写得明明白白。不同行业——比如建筑、制造、海事造船、加工、服务这些——外劳配额比例都不一样。
今天咱就拿服务业说事儿,掰扯掰扯这个配额到底怎么算。人力部规定,服务业的外籍员工(不包括董事这类高层)最多不能超过公司总劳动力的35%。 怕你算晕?别急,文末给你准备了官方计算器的直达链接,分分钟搞定!
那这个“总劳动力”到底指啥呢? 简单说,就是看你公司最近3个月的平均人数:
本地员工/PR员工(得符合那个本地合格薪资标准,也就是月薪至少1600新币的)+ WP准证持有者 + SP准证持有者。
所以啊,想算自家公司能请多少外国人,或者想增加外籍配额?本地员工的数量绝对是关键! 人力部怎么知道你雇了多少本地人呢?主要就看你每个月交CPF(公积金)的人数。
这里头还有个容易绕晕的点:除了那个35%的总配额天花板,还有更细的“小配额”限制卡着呢:
SP准证:最多只能占到总劳动力(本地+外国)的10%。
中国籍WP准证:最多占8%。
非传统来源国/非马来西亚籍WP(比如印度、孟加拉等):最多占8%。
马来西亚籍WP:这个相对宽松点,只受上面那个35%总配额限制,没有额外小配额。
看到这儿是不是有点头大?别担心!新加坡人力部很贴心地搞了个线上配额计算器。链接我放文末了,把你公司员工情况输进去,它立马就能告诉你配额够不够、还能请多少人,超级方便!快去试试吧,让数字自己说话最省心。
如果您对《新加坡企业对外籍员工配额是如何计算得?》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。
可以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。⬇⬇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