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 VS 香港家族办公室
2025年4月,新加坡与香港这两大亚洲财富管理中心接连抛出重磅政策:新加坡调整全球投资者计划(),香港通过家族办公室税收优惠法案。这场“隔空对垒”背后,是高净值家族全球资产配置逻辑的深刻变革。
新加坡:股市接棒房地产,资本需“落地生根”
新加坡GIP新政堪称一次“精准调控”。此前,申请者只需将5000万新元资产投入新加坡上市股票、房地产信托(REITs)等多元化资产即可获永居身份,如今这笔资金被严格限定为“新加坡上市股票”。这一调整直指两大痛点:一是遏制海外资金推高本地房价,二是引导长期资本注入实体经济。
对于家族办公室而言,新政意味着双重考验:
1.投资风险上移——股市波动性远超房地产,家族需重新评估资产组合的抗风险能力;
2.合规成本增加——新加坡金管局(MAS)对家族办公室的本地化运营要求趋严,包括雇佣专业投资团队、设立实体办公室、提交年度审计报告等。据新加坡本地律所数据,2025年家族办公室设立成本较三年前上涨40%,其中人力成本占比超60%。
香港:税务优惠+身份规划,打造“财富引力场”
香港则打出“税务减免+人才签证”组合拳。根据新规,符合条件的单一家族办公室可享利得税全免,条件包括:
1.管理资产规模≥2.4亿港元;
2.75%以上利润来自家族服务;
3.至少聘用2名香港本地持牌顾问。
更关键的是,香港将家族投资控权工具(FIHV)纳入“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”,申请人通过家族办公室投资3000万港元即可获香港身份,且无需长期在港居住。这一设计巧妙地将财富管理与身份规划绑定,尤其吸引两类群体:
一是,希望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家族;
二是,寻求税务优化与全球资产配置的东南亚富豪。
全球最低税率时代:家族办公室的“合规突围战”
两地政策调整背后,是OECD主导的全球最低税率(GMT)改革。该政策要求跨国企业与高净值人士在全球范围内的实际税负不低于15%,新加坡、香港等低税地区已同步实施。这意味着,过去通过“离岸架构+低税区”避税的模式面临终结。
家族办公室需应对三大挑战:
1.税务申报复杂化——需向新加坡/香港税务局披露全球资产与收入,过去模糊的“灰色地带”将被穿透;
2.架构重组需求——依赖开曼、BVI等离岸地的家族信托需调整持股结构,可能增加10%-15%的税务成本;
3.人才缺口扩大——香港家族办公室专业人才缺口达15%,具备国际税务规划能力的顾问成为“稀缺资源”。
破局之道:从“避税工具”到“价值创造”
政策巨变下,家族办公室正从单纯的财富保管者转型为“家族企业加速器”。新加坡某科技新贵家族办公室的实践颇具启示:通过“母基金+直投”模式,将30%资产投向AI与生物医药领域,3年内内部收益率(IRR)达22%,远超传统固收产品。
对于高净值家族,当前需关注三大行动点:
1.政策窗口期:新加坡GIP新政过渡期至2025年底,提前布局可锁定旧政红利;
2.资产再平衡:将低效资产(如空置房产)置换为生产性资产(如数据中心、新能源基础设施);
3.治理升级:引入独立董事、设立家族宪法,满足香港对家族办公室“实际运营”的合规要求。
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财富争夺战中,胜负关键已不仅是税率高低,而是谁能为家族创造跨越周期的价值。正如某家族办公室创始人所言:“最好的税务筹划,是让资产自己‘长出’利润。”
如果您对《新加坡 VS 香港家族办公室》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。
可以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。⬇⬇⬇